4月10日,在江阴举办的年扬子江知识产权论坛上,《年中国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报告》发布,江苏坐拥全国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十强中的五席,昆山居首,再次彰显了江苏县级市的实力和活力。该报告由中国专利保护协会指导,新结构经济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编制,是国内首次对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
知识产权有效驱动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细胞。”新结构经济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恒表示,知识产权新动能已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的提升有效带动了县域的创新、工业发展和经济竞争实力。
报告编制组构建了基于县域的知识产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县级市资源投入、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五个维度,对年我国县域中个县级市的知识产权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对比评价。
报告表明,知识产权有效驱动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但非均衡性发展较为突出。年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指数二十强大多数都是经济发达的县域,如昆山市和江阴市长年高居全国百强县榜首和第二,他们的知识产权竞争力指数也在全国遥遥领先,同样位居第一和第二。
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在全国的分布同样符合“胡焕庸线”分布特征,东南部指数较高,西北部普遍偏低。同时呈现出“一线一带”地理特征,沿着海岸线和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县级市知识产权发展情况较好。从区域排名来看,我国县域知识产权发展东部地区领先,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当,东北地区较弱。
江苏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领跑全国
报告显示,江苏、浙江、福建三省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领跑全国,广东省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不相当,表现相对平平,湖南和河南两省则展现出较大发展空间。其中,江苏整体表现最为突出,全国十强中,江苏有5个县市入围,分别是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太仓市和常熟市;浙江则有4个县市入围全国十强,福建的晋江市和南安市分列全国第3和第11位,广东排名最靠前的普宁市仅排名全国第40位。
江苏近年夯实创造根基,县域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居全国首位。从创造能力的二级指标看,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二十强和PCT专利申请受理量二十强都多分布在江苏。昆山市一口气将县域资源投入、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3个分项指标第一收入囊中。
“昆山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知识产权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昆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应忠伟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昆山共投入知识产权专项经费1.93亿元,全面激发昆山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原动力、创造力;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2.19件,比“十二五”底增长%,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运用能力也都得到增强,在全社会形成了齐抓共管格局。
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普遍亟待提高
报告同时也指出,我国县域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人员缺位严重,服务意识急需提升。县域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排名中,只有5个省份的26个县级市拥有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师,大部分县级市的知识产权服务还处于萌芽阶段,根本没有相关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对服务机构的培育和服务人员的培养极其缺失。
诸多指标第一的昆山,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却居全国第四。“昆山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确实还有差距。”应忠伟坦言,昆山加速产业转型后,越来越多的高精尖技术落地昆山,也对知识产权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服务没能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的缺乏更成为发展瓶颈。目前,昆山已在着力加大人才和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引进力度,“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目标,优服务与严保护并重,充分发挥好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当天,江阴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正式揭牌,多家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签约入驻。记者了解到,这也是我国首个县域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该集聚区将通过三年建设,集聚服务机构80-家,建成知识产权金融平台、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和知识产权托管与数据平台,为江阴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谈及知识产权强县路径,唐恒建议,各县级市结合县域比较优势,打造具有特色、差异化的知识产权政策供给体系,引导培育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县域经济竞争优势;围绕特色产业,通过龙头带动,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以市场端引领、激励、盘活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生态环境。此外,各省市区域应优化组织结构,强化“产业链长”知识产权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强可塑性优势;各县域则应以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为中心,积极融入区域产业链一体化,着力形成权责明确的知识产权责任体系。
江苏经济报记者杜颖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