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女性电影,聚齐三位奥斯卡影后,豆瓣8

我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但却很希望男女能够平等,但这是个历史性的革命,要成功,很难,很难。

看似生活在不同时空,有着不同的生活,彼此不可能会有交点,但在某个时间的节点,其实本能的想通,对于生命,对于存在的意义,对于孤独,对于女权,对于死亡,太多太多.......

三个女人一台戏,不同时代的她们,所做的每个决定,居然能间接性的影响到彼此的宿命。

这出戏很精彩,但又凋零得有点可惜。

这可不是日本电影,因为很喜欢这张海报所以才放了这张。

这部电影之前有和大家以文艺片的形式,与其他作品安利过,但却没单独说过。

其实小影最先被该片吸引,完全是被电影画风给吸引的,从服装到电影感,用观众的话说就是,太文艺了。

甚至之前有看到一种说法,说这部电影的文艺女青年害死人什么的,可能真的是有点过度解读吧。

这部电影的确是散发着浓浓的文艺气息,但这和文艺女青年害死人真没多大关系。

该片在豆瓣的评分颇高,长时间稳定在8.5分,波动不大。

它还凭借实力,被提名奥斯卡、金熊奖等20多项大奖。

值得一说的是,该片的导演还挺牛掰的。

而这部电影是根据导演00年拍摄的同名音乐剧改编而来的,音乐剧评分更高,达到9.4的高分。

该片则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在02年上映。

可惜的是,这次导演依旧只是被提名奥斯卡,却没获得该奖项。

不过他的作品评分都挺高的,虽然没有把小金人捧回家,但都是观众十分喜欢的高分作品。

这部电影是根据美国作家是迈克尔·坎宁安的同名代表作改编而来,当年成为《纽约时报》的畅销书,还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等殊荣。

这部作品妙在结构和形式,所幸电影很完美的还原了小说的原本走向和构架,以三段式的形式将三个不同时空里的女人联系在了一起。

所以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三个女人,没有标准的女一、男一,女配男配的。

三个主角的扮演者来头太大了,“梅姨”梅丽尔·斯特里普,年凭借《铁娘子》获得第84届奥斯卡影后;朱丽安·摩尔,年凭借《依然爱丽丝》获得第87届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就是凭借这部电影摘下奥斯卡影后桂冠。这阵容可以用逆天来形容了,这三位主演,几乎拿遍了所有顶尖电影界奖项的影后。

女编辑由大家熟悉的梅姨扮演,梅姨可是个牛人。

耶鲁戏剧学院硕士学位,前后15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女配和女主。

连奥巴马都曾为她办法最有勋章,15年成为柏林评审团主席,去年再次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

比导演幸运的是,梅姑曾因《铁娘子》和《苏菲的选择》两次获得了奥斯卡,也算是对她多年努力的回应。

她演过很多大制作,比如小影印象很深刻的《汉尼拔》,虽然她并没获奖,但在那部电影里,真的是尽显妩媚,太美了。

在她的演绎生涯中,也曾多次被提名并获得奥斯卡、金球奖,当然,也有金酸梅奖这样颁给烂片女王的奖项,这就有点尴尬了。

她凭借这部电影将奥斯卡、金球奖等多个最佳女主收入囊中,成为该片最大的赢家。

很多人对于她的认识,可能还是因为与克鲁斯的婚姻,可惜10多年后,两人宣布离婚,终究么有走到最后,中间还经历了她父亲意外身亡等事情。

我个人挺喜欢她的气质,尤其是在该片里,有的人说她面瘫,但我觉得与杜鹃的扑克脸不一样,她的没表情,让人觉得都很有戏。

皱眉、目光深邃的发呆、抽烟,让我感叹原来抽烟也可以这么文艺。

说了那么多,那么电影到底说了啥呢?

电影的三个女主,一个是年自杀未遂多次,不得不被丈夫带到伦敦郊区调养的小说家,她正在写她的最后一部小说《戴罗薇夫人》。

可能作家都是既敏感又感性吧,才能细微的捕捉到灵感。

而她就是这样一个从不笑,思考起问题来格外专注,有点神经质的人。

当她颇受压力的时候,她扔给丈夫两条路,要么回伦敦市区,要么她自杀,因为她觉得在郊区的日子,像一种囚禁。

电影的另一个女人,则是个在年生活在洛杉矶的家庭主妇,丈夫收入不错,还疼爱自己,大儿子听话懂事,此时她已经怀上二胎。

但这样理所当然平静的生活,让她开始怀疑活着的意义,在各种徘徊中,她开始喜欢上了《戴罗薇夫人》这本书。

丈夫生日那天,她将儿子留在领居家,自己去了酒店,躺在床上看起了那本书,也想如书中的女人一样死去。

但最终她放弃了,而是在生下二胎后,抛夫弃子,一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三个女人所在的时空,是20世纪末的纽约,她的名字与《戴罗薇夫人》中的主角同名,所以被大家叫做戴罗薇夫人。

她的恋人是个颇有才华的诗人,最近恋人刚得奖,她很开心,想开派对为其庆祝。

但是恋人患上了艾滋,被病症折磨,精神状况很糟糕。

原本应该是欢腾的派对,她辛辛苦苦准备了很久,但最终却亲眼目睹恋人从窗户跳下自杀。

三个不同时空,不同身份的女人,都因《戴罗薇夫人》这本书牵扯在一起。

更妙的是,电影结尾观众才发现,原来那个自杀的诗人,就是当年被第二个女人抛弃的孩子。

母亲的抛弃,让他从小缺失母爱,活在忐忑之中,母亲远去的背影,成为他心中永远的伤疤。

而作家在写作过程中说到,必须要有人死掉,她牺牲的那个人,不止是诗人,还有她自己,最终葬身在河流之中。

这部电影很唯美,却多多少少有点压抑,看后的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意义呀这种历史难题。

而影片中三个女人都曾与同性相吻,被很多人看作是女性对于恋爱和渴望被关爱的权利,颇有几分女权色彩。

不管是拍摄画风还是整个故事的框架,以及演员的演技等方面,我个人都是很喜欢的。

甚至是三个女主的服装,诶嘛,也太好看了,超级想找同款。

有些复古的画风,特别文艺唯美。

而作品隐藏的背景,比如二战带给人的创伤等等,都是很耐人寻味的。

不愧是获得20多项大奖的作品,真的推荐看,当然,生命的意义什么的,希望大家有自己的看法,不要被某部电影、小说什么的带偏。

人间值得与否?你们得自己做决定,若是觉得无趣,就像有人说的,不是只有战死沙场才值得被歌颂,不能选择过怎样的人生,怎样离开人间,却是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52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