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也是一个隐含中国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今天和各位朋友一起讨论交流。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现在还不是一个农业强国,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努力成为一个农业强国。
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种地农民人数发生变化的分界线。
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从新中国成立年到八十年代初年,是中国农业种地人口最多的30年。
那时候是计划经济,土地大集体经营,以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为经营方式,以生产队为最基本的核算单位。
那个时代,中国城乡人口是基本不流动的,以城市和农村两种户籍形式进行城乡二元结构化管理。由于城市化率很低,所以,农业人口占比一直很大。改革开放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农业人口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
年以前,中国农民比例一直在80%以上,年,中国人口达到10.09亿,城镇化率是21.13%,农业人口就占8亿,耕地在20亿亩左右。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由于户籍限制,农民只能在农村种地,由于生产力落后,8亿农村人口,除了儿童,除了八九十岁的老人,除了个别地方有一些副业外,至少有6、7亿人在种地,人均种地3亩多一点。
尽管20亿亩耕地就有6、7亿种地人,但由于机械化程度很低,一年四季没有休息时间,一个人最多也只能耕种3、4亩地,年,全国粮食总产3.54亿吨,人均粮食.7公斤,尚未度过温饱线,距离世界人均粮食标准线是公斤还差51公斤。换句话说,就是6、7亿农民种地,不够10亿人吃。
改革开放后,由于种子、化肥、农药等逐渐增加,也由于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也由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虽然耕地由20亿亩减少到18亿亩,但粮食产量却大幅度提高,年突破4亿吨,人均粮食公斤,年突破5亿吨,人均粮食达到公斤,超过世界人均公斤标准,年突破6亿吨,人均粮食公斤,年粮食总产6.64亿吨,人均粮食公斤。
而我们再看一组数字,年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机械化程度和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每年的种地时间逐渐缩短,闲置劳动力越来越多,于是,国家及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务工,于是,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选择外出打工。之后,国家又允许农民在城里买房,并鼓励农民将户口迁入城里。自此,中国农村人口往城市大转移拉开序幕。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人口由过去的8.5亿减少到5.7亿,而真正种地的农民人口更少。
因为,过去牛耕时代,两头牛耕一亩地需要大约一天时间,现在拖拉机一小时耕10亩,一天能耕差不多亩。过去夏收,一个生产队劳动力几百亩小麦要收差不多一个月,现在基本上不到一周时间。所以,农民人口不少,但真正种地的人数越来越少。原因有三:一是地少,农民人均只有2亩;二是自己给自己干,效率高;三是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升。
现在我们来讨论:未来,我国18亿亩耕地不变,如果要保持每年生产6.5亿吨粮食,需要多少人种地?
美国3亿人口,有29亿亩耕地,但只有万农民种地,农民占全国人口1%,人均耕地近0亩。土地经营主要以家庭农场为主,一个家庭三四口人,可以经营数千亩土地。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百分之九十土地在平原地带,二是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而我国农业基本国情是:一、人多地少。有14亿人口,只有18亿亩土地,人均耕地不足1.3亩,农民人均耕地也只有2亩左右。二、平原少,丘陵山地多,丘陵山地占百分之九十,耕作用人多,导致人力成本高。三、机械化耕作和现代化管理程度低,导致人力成本高。
换句话说,人家一个农民可以耕种管理0亩地,而我国山地和丘陵地区,一个农民最多可以耕种管理10到30亩地,平原地区可以达到亩左右。
从这个角度计算,我国18亿亩耕地,要保持每年6.5亿吨粮食,大约需要万农民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