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孙茂寅通讯员王艺璇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郑继峰光荣地选为东西协作,鲁渝扶贫工作的一员。年5月10日前往巫溪县文峰镇卫生院后一直从事儿科病房的日常查房工作及儿科门诊看诊工作,并组织文峰镇卫生院医师建立了学习交流群,定期发送最新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诊疗指南,每月定期组织镇卫生院医师进行业务学习,完成了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等常见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培训及考核。对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当地卫生院比较少见的川崎病、EB病毒感染、儿童热性惊厥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梳理和现场指导培训,定期进行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和科室同事完成了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在此期间郑继峰每月和文峰镇卫生院医师进行扶贫上门服务,给当地山区贫困户患者进行上门服务,上门查体,指导其服药流程及注意事项,合理复诊等工作。经过数月间的朝夕相处,郑继峰与当地医务工作者以及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尽职尽责的为患者热心服务、积极诊疗,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许与肯定。
重庆巫溪人民勤劳朴实,山东泰安人民耿直憨厚,在文峰镇中心卫生院工作期间,郑继峰与科室人员配合默契,得心应手,为广大文峰镇患儿服务,受到当地患儿家长的好评,经常有老患者带领亲戚朋友来看病。很多感人的事情历历在目,其中有一件事令其难以忘怀,也让郑继峰在异乡再次感到了救死扶伤的自豪感、成就感及人民对医生的信任感及尊重感,指引着她继续在医生这条道路上精益求精、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广闻博览,一切为了患者不断前行,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最大潜力。
据郑继峰回忆道,那是年9月8日早晨7点45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沉浸在工作当中的郑继峰拉回现实,此时的她已医院来了急诊患者,快速的接通电话,文峰镇卫生院值班医生贺医生在电话中说道,急诊上来了一位12岁的男孩,全身红色斑丘疹3天了,在外面诊所治疗了2天,没有任何好转,让她帮忙看看是怎么回事。
接到电话后,郑继峰没有片刻犹疑立刻带好口罩,穿好隔离衣下楼来到贺医生的门诊,只见一个12岁的大男孩,精神萎靡的趴在桌子上,面部及四肢全身覆盖着红色丘疹,伴瘙痒。在和患儿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之后,郑继峰取得患儿的信任和合作,掀开患儿的衣服进行进一步查体,发现患儿全身散在分布着大片状的红色丘疹,瘙痒明显,同时患儿呼吸有些急促,伴随着胸口憋闷,咽喉难受。情况紧急,郑继峰马上对患儿展开了更加详细的检查,发现患儿咽喉红肿,分泌物较多,听诊心肺,患儿心音低钝,心率快,无发热表征。在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之后郑继峰初步判断患儿病情较重,处于过敏性休克早期,随即嘱咐贺医生将患儿转到抢救室给与吸氧、心电监护,准备抗过敏、抗休克治疗。
陪同患儿来到卫生院的只有患儿年迈的爷爷,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日里只有爷爷在家陪孙子上学,孙子的身体向来很好,此次的过敏性休克也是突然出现。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清楚,患儿爷爷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病情有这么严重,郑继峰一边跟患儿爷爷沟通,一边给患儿进行心电监护、吸氧,等患儿爷爷发现监护仪上患儿心率快、呼吸快,氧饱和度不稳定,听到孙子自己说呼吸困难、喘憋并出现烦躁不安时,患儿爷爷害怕了,那种渴望、求助眼神深深的震撼着郑继峰。
病情紧急,刻不容缓,此时的她作为一名职业医生的专业素养充分体现出来,立即嘱咐医护团队,马上开放静脉通路,给与抗过敏药物及抗休克药物治疗,并安慰患儿不要紧张,有什么不舒服就说,渐渐的患儿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患儿呼吸困难、胸闷的症状逐渐好转,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转为正常范围。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爷爷看到孙子病情好转,紧张焦急的心情终于也稍稍稳定了,看到孩子转危为安,郑继峰及其他医护人员也稍稍松了口气。
由于患儿全身皮疹明显,病程已经3天,好转不明显,于8日早晨又出现休克表现,患儿病情仍较重,需要明确病因,进一步治疗。医院辅助检查项目暂时受限,患儿病情稳定后,由车辆将患医院住院治疗,看着患儿爷爷信任与感激的眼神,郑继峰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好医生的决心。后续随访患儿,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过敏症状好转,病情逐步好转顺利出院。患儿转走后,郑继峰所在科室对此患儿进行了病例讨论,重新学习梳理了一下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及注意事项,及此次抢救的心得和工作中需进一步优化的地方,科室人员也得到了提高。
郑继峰在文峰镇中心卫生院的工作,就是由这样一件件不经意的小事组成,但时时处处充满了爱、理解、信任、支持与提高。“感觉自己和文峰镇中心卫生院的同事们每天都在成长和提高,我们是个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的团队,每个人都在尽最大努力为周边患者服务。”郑继峰满脸笑意的说道。
回忆起在文峰镇数月间的工作生活,郑继峰深情的说道:“鲁渝情深,我虽然是来自山东泰安的普通医生郑继峰,但我早已把重庆巫溪作为我的第二故乡,在这片山青水秀的土地上,为勤劳朴实的人民服务是我的责任与义务,我一定发扬泰山挑山工精神把工作做好,和巫溪人民共同进步,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