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地方。秦始皇三十三年(前年)始建揭阳县,以县西北秦戌五岭之一的揭阳岭而得名。年12月设为地级市,是潮汕地区历史较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兴城市。地跨东经°36ˊ至°37ˊ39,北纬22°53ˊ至23°46ˊ27。北靠兴梅,南濒南海,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陆地面积.5平方公里。内陆江河主要有榕江、龙江和练江三大水系。
揭阳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肥沃的榕江冲积平原和滨海沉积平原。素称“鱼米之乡”。
揭阳历来水系发达,河网纵横交错,水域面积达21.22平方公里,过去榕城一渠、二河、三滘、十三池、九曲十八弯为揭阳水乡特色增添无限风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素有“浮水葫芦”、“水上莲花”美称。
截至年4月,揭阳市辖榕城区、揭东区2区和惠来、揭西2县,代管普宁市(县级)。并设立揭阳产业园、揭阳空港经济区、普宁华侨管理区、大南山华侨管理区和大南海工业区,赋予部分县级管理职能。全市共有63个镇、2个乡、22个街道。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18%,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8.98万人,出生率16.11‰;死亡人口3.85万人,死亡率6.90‰;自然增长人口5.14万人,自然增长率9.22‰。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4.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4%;第二产业增加值.04亿元,增长4.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4%;第三产业增加值.06亿元,增长7.1%,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