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胡俊雄、蔡勇跃、记者罗勉报道从广东省普宁市了解到,该市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目标,通过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强化督查、狠抓落实等强力措施,着力把每一件民生实事做成“民心工程”。经过一年努力,年十件民生实事基本按计划完成,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年,普宁市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责任到位;强化要素保障,确保高效推进;强化督查督办,确保落地见效等举措,全力以赴推进10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
一是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年累计投入资金.6万元,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个。截至去年12月底,普宁全市在园幼儿人,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2.06%,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83.71%,达到省“”要求。全面落实普惠性幼儿园生均经费最低标准由每生每年元提高至元,共拨付普惠性幼儿园生均经费.75万元,占全年应拨付资金%.成功创建普宁市第二幼儿园、流沙东街道北山中心幼儿园2所揭阳市级示范性幼儿园,进一步提升办园水平。组织开展教学观摩、送教送培、帮扶培训等活动共25次,充分发挥示范园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二是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主动在增加就业岗位、加强技能培训、鼓励扶持创业上下功夫,共开展“粤菜师傅”培训人,完成年度任务.67%,带动就业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完成年度任务.73%;开展“南粤家政”人才培训人,完成年度任务%,促进人次稳定和新增就业,有效发挥了三项工程就业缓冲器、人才储备库作用。
三是免费实施出生缺陷筛查。大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儿童期各阶段的三级出生缺陷防治体系,为群众提供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
四是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水平。
五是实施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普宁全市建设29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实现全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覆盖;设置49个村(居)社工点,完成年初目标要求;至年底全市“双百工程”社工人,实现社会工作入户率%、服务率%.六是推进城镇老旧小区和农村公路桥梁安全改造。年普宁市实施的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于12月底全面完工,重点优化老旧小区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提升老旧小区居民生活品质。
七是强化饮水安全供给,重点加快推进普宁市北部中心水厂建设,全力推进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攻坚行动。累计投入资金万元,涉及的8个乡镇81个自然村已全部完成集中供水覆盖目标,新增农村集中供水人口6.94万人(共户)。
八是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普宁市坚持“四个最严”要求,切实从源头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完成“每千人5批次”全年食品监督抽检任务共批次,完成年度任务%,合格率99.22%.全市食品安全呈现平稳向好的态势。
九是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共组织举办下基层展览19场、讲座7场、演出24场,完成3场具有岭南特色的文保单位保护利用和博物馆陈列展览,举办5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举办1场大型舞台艺术精品惠民展演。
十是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年全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6万元,比年增加.69万元,增长.27%。全市开展青梅等15个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