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了10年工,还是没想明白打工者的生活

桂林人全桂荣瘦瘦的,照相严肃,人前爱笑。37年人生中,有10年在打工,10年在经营打工者公益机构“星星家园”。他心里一直有两个困惑:为什么打工者的生活是这样?出路在哪?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答案。

这场打工之旅从年、全桂荣初中毕业两年后开始,辗转广东、浙江、福建和江苏。其中还穿插着一些小风波,比如陷入传销窝点,或因暂住证的问题蹲派出所。回想起来,全桂荣觉得自己可以说“什么样的地方都住过,什么样的工都打过”,不过大多时间不长,以技术含量较低的普工为主。这往往意味着每天12小时的工作时长,糟糕的工作环境,变化不大的薪水,以及无法稳定下来的生活。

他用一句话总结了这10年生活:“好像不管你在一个地方工作多少年,这个地方都不会属于你,你都只是一个外来的过客”。

年,全桂荣在劳工机构的帮助下联系上香港基金会乐施会,在苏州市木渎镇沈巷村找到一间约60平米、年租金一万多的房子,创立了“工友家园”。平日供住在附近的工人交流娱乐,同时也提供工伤、讨薪方面的法律援助。常驻员工除了全桂荣自己,还有“小叶”和“花姐”。“小叶”负责法律咨询,“花姐”负责服务女工。年,工友家园在苏州市民政局正式注册为“苏州星星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沈巷村流动性大,星星家园是属于工人们的少有的公共空间。来的人都叫全桂荣“小全”,彼此称呼也多是这个格式,在姓氏前加个“小”。这么一叫,即便互不相识,也愿意放下戒备,坐下来聊几句。

房子的后部是乒乓球室,墙上挂着两把吉他;前部则是图书室,正中间摆了一张长木桌子,围着几个条凳。书有外国文学、中国文学,也有些实用性较强的技术课程学习手册。

星星家园

全桂荣在沈巷村“东西南北都住过”。对他来说,换住处变得更像某种考察,而文学是表达和记录的主要途径。

他分享给《好奇心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44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