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蚁璐雅实习生林文惠
金秋九月,朗朗书声,三百多位潮菜烹饪新学子迈入汕头技师学院的大门,接过新一代潮菜传承大旗,这正是潮菜烹饪技艺传承队伍不断迎新、壮大的缩影。
潮菜,是中式烹饪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潮菜食雕技艺便是一抹点睛之笔,让潮菜的“色”与“型”更上一层楼。在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中,这项制作繁复、耗时耗力的传统技艺更显珍贵,不乏有许多潮菜守艺人仍在默默耕耘,一刀一锥、妙手生花,在这张潮菜版图上绽放更多精彩。近年来,潮菜食雕在推动技艺创新、丰富传统主题等方面也得到突破,同时大力培育传承新苗、搭建人才体系,当下,一条潮菜食雕技艺的“老中青”传承链已逐渐形成,为打造潮菜食雕技艺传承的人才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汕头技师学院的潮菜课堂,对话汕头技师学院烹饪系副主任陈文修与汕头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汕头市技师学院特聘教师林若龙,探索潮菜食雕的传承和创新之路。
守艺:技艺传承,食雕打造“潮”名片
“食雕是潮菜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小看这把小刀,它可以雕出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铃声敲响,新学期第一堂食雕课坐满了身穿厨师服的学生,林若龙一手拿着一截胡萝卜段,一手握着食雕刀具,向全班学生示范着潮菜食雕的要领,不到10分钟,一截普通的胡萝卜段就摇身一变成了一栋别致的古韵亭台。趁着学生练习的间隙,林若龙独自雕雕画画,不久,一幅囊括圆月、亭台、祥云和山脉的立体中秋赏月图就出炉了,引得学生纷纷围观拍照。
这是潮菜传承路上的寻常一幕。当下,潮菜烹饪技艺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浓厚的传承氛围促使新一代的潮菜师傅“遍地开花”,潮菜烹饪技艺在潮汕地区乃至国内外得到蓬勃发展,其中,就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潮菜食雕达人,为潮菜传承队伍添砖加瓦、创新开路。
以汕头技师学院为例,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自年起,汕头技师学院面向烹饪系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潮菜食品雕刻课程,这门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创作课堂深受学生喜爱。近年来,该校除了培育新苗外,也强化师资力量、大力推动教学创新。年至今,该校烹饪系累计引进了6位国家级、省级大师和高技能人才,极大改善了教师队伍架构。
其中,陈文修就是学校中称得上是“师爷级”的人物——自年踏入潮菜烹饪行业以来,陈文修一直奋斗在教学一线,他也曾是林若龙学生时期的老师。自年达到退休年龄后,“退而不休”的陈文修又继续埋头于教学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推动教师技能培训、加强校企合作、进行餐饮市场调研等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成果相互融合,着力推动潮菜食雕技艺的传承创新。如今,从陈文修到林若龙再到陆续前来报到的“00后”新面孔,汕头技师学院已形成一条完整的“老中青”的潮菜食雕技艺传承链条。
“潮菜食雕,是一道精致潮菜的黄金配角和重要门面,经常出现在招待重要来宾的正式宴会中,让潮菜‘先声夺人’,成为潮菜文化对外展示的亮眼名片。”陈文修表示,食雕浓缩着中华文化和潮菜文化的精华,这是他一直致力于推动食雕技艺传承的原生动力。
创新:推陈出新,巧手活现“大潮汕”
潮菜食雕技艺要得到长远发展,必然离不开创新,林若龙深谙此道,年初,他就带领团队推出了新“潮”作品《大潮汕》——“《大潮汕》作品选取了汕头小公园亭、潮州湘子桥以及揭阳进贤门三处地方特色建筑,还加入了红树林、白鹭等元素,潮汕三江汇流,浓厚潮情也在其中得以体现……”林若龙介绍道。
林若龙向记者展示他的得意之作,这幅总长3.6米、宽1.4米、高0.6米的潮汕建筑主题食雕作品,以精湛的食雕技术立体地再现了潮汕风貌,经汕头技师学院“工匠杯”技能竞赛烹饪专项比赛展出后,立马赢得业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