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碧水,润泽万物,庇护百姓。
春暖花开,沿着揭阳市区引榕干渠漫步,绿树依依、鸟语花香,品味着“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诗情画境。你能想到吗?引榕干渠其实是新中国揭阳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这条随着上世纪50年代兴建水利工程的热潮而诞生的人工河,历经60余载,为城市的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引榕干渠磐东段。涂英鹏摄
溯流而上,来到引榕干渠的源头地——榕江南河中游。潺潺流水中,雄伟壮观的三洲拦河闸岿然矗立。正是这座始建于年的水利工程,如长虹卧波,拦蓄了榕江南河上游的充沛水流,让榕江水从南河经引榕干渠北、南两渠,穿越了今天的揭东区、榕城区、普宁市和汕头市潮阳区,滋养着两岸的多万百姓和20多万亩农田,使榕江下游咸水和微咸水地区土壤得到了来自榕江上游清澈淡水的灌溉,至今仍然在造福着百姓。
场景
多功能水利枢纽作用巨大
三洲拦河闸枢纽工程位于榕江南河中游,南岸为普宁市南溪镇扬美村,北岸为揭东区霖磐镇三洲村,是一宗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航运和发电等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大型闸坝枢纽工程。闸址上游集雨面积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毫米,上游有龙颈、北山、横江等大中型水库调节,流域来水量充沛,多年平均径流量89.6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来水量28.3亿立方米。工程担负着两岸20.16万亩农田灌溉和多万人口(其中揭阳市区50多万人口)供水任务,受益范围包括揭东区、榕城区、普宁市和汕头市潮阳区。运行60多年来,为揭阳、汕头两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受益区生态环境、农田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及稳定社会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三洲拦河闸。涂英鹏摄
“我们现在看到的三洲拦河闸是年重建的新闸,位于旧闸址上游米处。原来的旧闸工程于年拆除,现在水位下降,还能看到一些残迹。”在三洲拦河闸大堤上,引领着记者参观的三洲水利管理处主任李锋介绍说。据介绍,旧闸工程于年1月动工兴建,同年4月竣工投入使用,工程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拦河闸正常蓄水位3.40米。旧闸工程经多次改建改造和维修加固,拦河闸设67孔,单孔净宽2.5米,总宽.5米,总净宽.5米。拦河闸两岸滩地各建小水电站1座,总装机容量千瓦;左岸滩地设过船闸,设计通船吨位。年7月16日,受当年第4号热带风暴“碧利斯”带来的暴雨影响,三洲拦河闸受到上游两艘失控铁壳船的猛烈撞击,造成部分闸室崩塌,加之上游冲下来的大量漂浮物堵塞,导致水闸基本无法过流,旧闸工程受到严重损毁而报废。年1月19日,三洲拦河闸新闸枢纽工程经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年6月4日广东省水利厅批复工程初步设计,年10月12日正式开工。
李锋(左一)介绍三洲拦河闸建设情况。涂英鹏摄
“在新闸建成之前,旧闸依然担负着蓄水的功能,随着新闸于年开始下闸蓄水,旧闸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李锋介绍,旧闸工程因为影响过水,于年4月进行拆除。三洲拦河闸新闸枢纽工程取代旧闸工程继续履行它的神圣使命。新工程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年一遇洪水校核。由拦河水闸、过船闸、小水电站、灌区等组成。其中,拦河水闸设16孔,每孔净宽15米,总净宽米;过船闸按通船吨级设计;小水电站1座,总装机容量千瓦;左、右岸灌区各1宗,进水口分设在主闸上游两岸,设计引水流量25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25万亩。
讲述
肩挑臂扛艰苦建就拦河闸
“开建拦河闸那个时期,国家百废待兴,物资匮乏,钢筋和水泥还很缺乏,当年筑坝就是‘土法上马’,用浆砌石的方式。”今年59岁的林泽平是个“水二代”,他的爸爸当年曾参与三洲拦河闸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他从小就听过父亲讲过三洲拦河闸的建设情况,年他来到三洲拦河闸水利管理处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因而,他对于三洲拦河闸更有着特殊的感情。提起上世纪50年代建设拦河闸的艰辛,非常感慨。他说,那时候没有当今这般发达的机械,除了建筑材料用船运到现场,其他的一切都借助人力。林泽平介绍,坝底要先铺上山草,再加粗沙,之后再砌石,石头要砌之前还要先放到甩谷桶中清洗干净,建设过程就是靠人力肩挑臂扛。“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很难想象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人力劳作是多么辛苦。”林泽平表示,虽然辛苦,但很多人都非常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去,并且以能参加修建大坝为荣,因为参加人员是要经过挑选的。
林泽平(左)向记者介绍三洲拦河闸建设情况。涂英鹏摄
林泽平告诉记者,早期的水利人也非常辛苦。因为原来的拦河闸是浆砌石结构,水闸结构、挡水形式和管理较为简单,没有设置启闭机和启闭机工作室,只在闸墩设置闸槽并利用杉木板进行挡水,在高水位或者洪水到来时需要排水时,管理人员需要将杉木板抽掉,因为受水力冲击,稍不小心人就可能被甩下河。当然,洪水过后到下游河道打捞被冲走的杉木板更是常事。那时,还经常要动员附近村民一起抽木板。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杉木板闸门改造成平板钢结构闸门,配套手动电动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并建设启闭机工作室。如今,电脑信息化控制,闸门不仅关得精准,更关得严实。“我到现在还常常想起以前用手动螺杆式启闭机,管理人员在风雨天拿着杆往闸上赶的情形。”林泽平感慨地说,直至今天水利人依然是风雨中的“逆行者”,天气依然是他们最关心的“头等大事”,“台风大雨天,别人躲我们出,别人走入我们跑出,这是水利人的‘常态’”。但守着一闸的碧水与寂寞,水利人却守住了一方百姓的生命之源,这又让他们倍感责任之重大,使命之神圣。
延伸
水利建设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利用了三洲拦河闸拦蓄抬高榕江南河水位,引榕江水经南、北干渠对榕江中下游进行灌溉供水,于年在三洲拦河闸左、右岸分别建成了引榕灌区和三洲榕南灌区两大灌区工程:引榕灌区主要是利用三洲拦河闸拦蓄榕江南河水和北河桥闸拦蓄榕江北河水进行引水灌溉,干渠总长41.1千米(其中南干渠31.0千米,北干渠10.1千米),支渠总长.3千米,设计灌溉面积10.92万亩,而由三洲拦河闸上游左岸进水口引水供给的受益面积就达到8.66万亩,工程受益范围包括今揭东区霖磐、白塔、月城、磐东、桂岭、新亨,榕城区西马、中山、新兴、榕华、榕东和空港经济区渔湖、凤美、京冈、溪南等15个镇(街道),城乡供水受益人口60多万人;三洲榕南灌区是一宗跨揭阳、汕头两市的重点引水灌溉工程,主要是利用三洲拦河闸拦蓄抬高榕江南河水位,通过渠道及渠系建筑物进行引水灌溉,干渠总长55.07千米(其中总干渠21.07千米、南干渠19.6千米、北干渠14.4千米),设计灌溉面积11.5万亩,工程受益范围包括今普宁市南溪、广太,榕城区梅云、仙桥和汕头市潮阳区金灶、关埠、西胪等7个镇(街道),受益人口50多万人。一个工程、南北两渠碧水,60多年来奔流不息,为榕江南河下游两岸的农田灌溉和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并起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三洲拦河闸发电机组。涂英鹏摄
三洲拦河闸引榕干渠进水口。阿龙摄
其实,三洲拦河闸枢纽工程的建设及作用,只是新中国揭阳县第一个五年计划水利建设的一个缩影。揭阳地处榕江中下游平原,又濒临南海,尽管河道密布,但河床比降小,故在汛期洪水易受海潮的顶托而泛滥,低洼地区常积涝成灾,枯季则咸水上溯而影响灌溉和人畜饮水。历史上揭阳水旱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后,揭阳水利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得到迅速发展。年底揭阳县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对兴修水利的要求更为迫切,且水利建设开始纳入国家经济计划。据年出版的《揭阳县水利志》载:在年至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以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得到迅速发展,老虎陂、老雨亭、水吼、新西河等水库,安揭引韩、东凤引韩、北关引韩和三洲拦河闸、罗山拦河闸等引水工程相继建成。5年间全县扩大灌溉面积35.47万亩,农田灌溉多由车戽变为自流,部分旱地改为水田,一些地方水稻由每年一熟改为两熟。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年全县粮食亩产超半吨,年进一步实现亩产半吨谷,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年至年,更是掀起水利建设高潮,龙颈、南陇、翁内等大中小型水库和南岸引榕工程引继兴建……60年代以后,又不断加以充实、提高,建市以来,又先后对水利设施、灌溉工程等进行改造、配套、加固、提升等。
引榕干渠南渠梅云段。阿龙摄
引榕干渠京冈段。阿龙摄
今天,放眼揭阳大地,条条渠道护田绿,座座水库映蓝天,汩汩清水滋养着三江大地,润泽着百姓心田,助力人民奔向小康……
来源/揭阳日报
整理/揭阳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