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各位老铁们大家好,我是李侃侃,一个喜欢分享商业故事的韭菜博主。
这个公司年就上市了,曾经是无数股民心中的绩优股、白马股。也是多个重量级基金的重仓股。
但是18年之后,公司突然一纸公告,账上的亿现金。说没可就没了,千亿市值说灰飞烟灭,一瞬间就啥都不见了。
其造假时间之长,数额之大,用心之险恶,手段之疯狂,至今在A股市场无人能出其右。这样的财务系统性造假,又是怎么实现的呢?听侃侃给你慢慢说道说道。
一:穷小子和白富美的康美之恋
今天咱们要说的这家公司叫康美药业,老股民们应该都听说过。
早在年,他就已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因为业绩优秀、股价稳健,一度被认为是优质股、白马股,市值最高达到1,亿。
可是年12月底,康美药业却突然被爆出,账上的亿现金不见了,那是几百亿现金啊!那可不是几百块钱,说没就没了?你这是逗人玩啊!编剧都不敢这么编。
要知道一般企业的报表里边,现金是最难造假的,有没有钱,看看银行存款,对对流水,一目了然。换个角度说,如果一个公司连现金他都能造假,那这造假的问题可就是非同小可,没有十几年的处心积虑,没有公司内外系统性的配合,这事根本干不成。
所以各位老铁您听听,康美药业被爆出亿现金不见了,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大规模、系统性、有预谋的造假。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其中的故事,要说这故事啊!还得从头说起。
话说,年广东普宁,一对年轻小情侣结成了夫妻,男的名叫马兴田,是个苦出身的穷小子。女的呢叫许冬瑾,那出身于医药世家。许冻瑾的父亲许德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参炮制技艺”的传承人。还开过绣花厂和珍珠加工厂等等企业。家境可以说十分殷实,在当地那是知名的大户人家。用现在的话来说,马兴田和许东瑾,那就是穷小子和富家千金的故事。
许冬瑾-马兴田年夫妻俩刚刚结婚,就靠着倒卖中药材发了家了。各位老铁们可能不知道,广东普宁这地方,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基地。有句老话叫“不到普宁药不齐”,说的就是普宁。
再说了,人家许东瑾还是中药世家的千金,就凭着这优势这资源,马兴田夫妻俩大笔买进卖出,先是低价收购药农手里的稀缺药材-田七,囤着,囤到一定时候行情上来了再高价卖出。就这么一进一出,一笔买卖获利好几十万。
普宁各位,那是九几年呐,一笔买卖好几十万那可真不是小数。在90年代,几十万那可以叫巨款了。马兴田更是敢想敢干,一出手就是财源滚滚,岳父那是心里那是一百个满意。
很快就张罗着给小两口办个制药厂,一方面是为了传承自己的技艺,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小两口未来的生机考虑。你看人家这老丈人那真是地道。
于是年,靠着倒卖中药材赚来的第一桶金,马兴田和许东瑾,在广东省普宁市收购了一家西药厂,中西药两手抓。而这便是康美药业的前身。
如果这段故事咱们就讲到这为止,老铁们听着是不是挺美好的,在山清水秀的中药之乡,一对年轻男女跨越阶层相知相恋,共同创业。
这剧情各位老铁们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有没有想起来任泉和李冰冰演的那MV《康美之恋》。各位老铁们,这就是康美药业自己出品的一首歌,请明星来拍了个MV,宣传老板和和老板娘之间感人至深的动人爱情。
歌也好听,MV拍的也好看,我记着有一阵在广东的很多KTV里边,都能点这首歌。可是我们站在十几年以后再往回看,他们俩写的这爱情神话,那就不是他们俩的事,而是铸就了一把硕大无比的镰刀。
二:步步为营的算计谋上市
康美药业刚刚创立就能站稳脚跟和许德士的人脉资源及资金支持脱不了关系。当然了,马兴田自个肯定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凭着敏锐的直觉和创业精神,他对中药制药及流程做了一个颠覆性的改革。
中药抓药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咱们中药都是手抓称重的模式,抓药的伙计,腰间就别着杆秤,这个抽屉里抓一点,那个抽屉里抓一点,你要说不准,也差不到哪去,你要说特别精准,那肯定是不可能。
而且手抓的方式,还有个问题,你这手干不干净,它有可能会带来二次污染,毕竟那是要吃的病人肚子里的。
马兴田率先推出中药饮片小包装,把各种各样的中药材按照3克、5克、10克和15克,这种不同规格进行分装。
康美中药饮片这么一来,一副药各种成分,分别配多少剂量,它是不是就标准了,包装成袋。都是独立包装独立密封,相对就更卫生了。
要说,这不过就是个小小的包装变化,可是却精准地打在市场需求的痛点上,
中医讲究辩证实质,对不同人要采用不同的用药方法,药材的质量,剂量,可不就是关键中的关键吗!
不仅仅包装,接下来马兴田对中药的切片大小、质地、薄厚程度等等,都逐一做了标准化革新。而这种标准化革新,也让康美药业得到了国家GMP认证,甚至成了GMP认证评审标准的制定者。GMP是啥呢?一般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各位这不得了啊,在医药行业,如果哪个医药企业能获得这个认证,那他的新药生产申请就会被优先处理。
GMP所以说一获得认证,康美药业马上趁热打铁,一连申请了利乐、诺莎等等好几个国家级的新药,为康美在年火速上市打下基础。
不过上市仅仅一年之后,马兴田就迅速重新回到了中药行业,斥资8,万,建设了中药饮片生产项目一期工程。
据媒体报道,马兴田当时认为康美做中药起家,对化学药,也就是西药的研发没什么经验,而且化学药研发周期长,风险大很难有新的快速发展,所以,他才回到自己中药世家的老本行里。
您看,这夫妻俩收的可是西药厂,却靠着中药方面的创新认证了GMP。认证GMP为的是什么呢?是为自家化学药的申请开山铺路,利用这几款化学药背后的所谓高科技来通过上市审批。
等到真上市了之后,马上掉转枪头回到中医药的产业链上,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就这手段,就这套路,我就问你高不高,服不服。
不过也确实,背靠着南方最大的普宁中药材市场,又有妻子许东瑾的中药世家优势,傻子才去钻研化学药呢。更何况中药行业比起化学药来说,能钻的空子可要大得多呀。
马兴田看得很清楚,中药业在当时并不完善。
第一个没有市场独占性,
第二个没有标准性、创新性的概念。
第三个对渠道资源依赖很重。
中国的药材,分布广泛,买卖却集中在十大药材市场,谁要是能先掌握住十大药市当中,质好、量大的产品,谁就算在这个市场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于是康美药业砸下重金,一步步垄断整个中药材的贸易。
据统计,在出事之前,康美药业占据了全国,中草药80%以上的市场份额,占据了名贵中草药90%的销售量,全国十个大中草药批发市场,康美占了4个。
这还不算完,康美药业还是中国中药价格指标单位,这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他拥有中药价格的话语权,中药材在市场上的价格,康美可以说了算。你说6不6吧!老铁们把打在弹幕上。
另外一方面,康美药业,医院和药店等等传统销售渠道。
比如说,医院医院,也是康美最大的单一客户。年,他开始全部启用康美药业供应的中药饮片小包装。年,更是把药品供应链延伸服务项目交给了康美药业,老铁们猜猜5年的合同额是多少?达到了25个亿啊!
一边掌控着中药原材料,医院和药店等等销售渠道。用业内时髦的话说,这叫,打通了从原料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
一个马兴田医药王国就此成型了,可是一个医药王国,哪能满足马兴田的野心呢!
对他来说,传统中医药的利润率太低了,他想要更多、更大、更快,那怎么搞呢?
很快一个财务造假的系统性工程,在他的手里慢慢启动了。
未完待续.....
我是李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