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普宁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年工作回顾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普宁改革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稳增长、调结构、治污染、保民生等多重压力挑战,我们坚持在上级党政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认真落实省委“1+1+9”决策部署和揭阳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顺利开启我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较好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01

这一年,我们集聚动力谋发展,综合实力逐步提升。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9亿元,同比增长(下同)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84亿元,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亿元,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66亿元,增长8%。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9%。

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强化要素保障,持续优化服务,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8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44%。积极参与揭阳市招商选资活动,赴广州、深圳召开普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座谈会,全年共洽谈项目78个,签约39个,计划投资总额.67亿元,已开工建设24个。

外贸出口逆势反弹。进出口总额43.63亿元,增长17.9%,其中外贸出口39.63亿元,增长15.6%,获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内衣)。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新增技术改造备案项目37个,兑现科技创新奖补资金.4万元,17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认定,25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申报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定16个,新增市级工程中心5家,普宁职校众创空间成功通过省级众创空间认定。

02

这一年,我们精准发力施良策,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家;工业用电量22.17亿千瓦时,增长20.1%。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成立了市科技纺织印染投资有限公司、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有限公司;普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引进产业项目5个,鼎孚新型膜材料生产基地一期建成试产,绿洲胶囊等项目进展顺利,市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入园企业陆续试投产。

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复耕复种.11亩,粮食种植面积49.73万亩,粮食产量19.6万吨,市青梅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服务业提质增效。电子商务集聚成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亿元,增长24.91%,快递业务量达16.77亿件,增长34.54%,入选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优秀等次。希尔顿旗下惠庭酒店、花园酒店正式签约入驻,欢朋酒店建设进展顺利,文旅产业配套更加完善。上榜年全国服务业百强县。

03

这一年,我们持续用力补短板,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厦深铁路普宁站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揭惠铁路普宁段扎实推进,国道线普宁池尾至惠来交界段、省道线梅林桥至大坪段路面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河滨南路、荔园路等7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超额提前完成;新能源城乡公交一体化正式启动,首批4条公交线路、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上线运营。乌石水厂应急工程建成通水,北部中心水厂厂区工程主体结构完工。揭阳市首座智能变电站千伏时代站顺利完工投产,新增5G基站个。国家管网粤东LNG项目配套管线工程建成、中石油揭阳天然气管道工程(普宁段)建设进展顺利,新建市政燃气管道9.65公里。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三旧”改造.82亩,一批高品质住宅区建成使用。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有力开展,治理违法建设82.87万平方米,宗新增违法建设全部落实拆除措施。通过省卫生城市复审,重新确认为“广东省卫生城市”,上榜新一轮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全面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个单位参与组团结对帮扶,启动占陇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村(居)“两委”换届。实施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启动创建青梅、蕉柑2条市级农业产业链,举办首届数字蕉柑文化节,实施28个“一村一品”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域推进雨污分流、水岸同治、“厕所革命”,新创建6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和51个乡村风貌提升示范村。推进农村集中供水攻坚行动,新增保障农村集中供水6.94万人。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任务,得到督察组的充分肯定。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公里,农村雨污分流管网达到.8公里,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56万吨,青洋山桥断面水质基本实现达标。市生活垃圾环保处理中心二期建成投入使用,新增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吨,北部生活垃圾环保处理中心、循环经济生态园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AQI)达98.3%,PM2.5平均浓度为23.7微克/立方米。

04

这一年,我们释放活力蓄动能,改革创新全面深化。

营商环境明显优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动工程建设、企业开办和不动产登记三大重点领域改革,梳理第一批“免证办”事项项,推行政务服务“自助办”;提升市民热线办理质效,承接工单件,办结率97.52%。实施一系列惠企政策,发放普惠口径小微企业贷款73.56亿元,增长14.9%,落实减税降费1.33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4万户,总量突破7万户,有效注册商标量超6万件,居全省县级第一位。

体制改革有力推进。政府改革不断深化,顺利完成普侨区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乡镇街道执法体制、事业单位改革。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12家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加快推进;深化与大型国有企业合作,组建普宁市惠泽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国有企业。

历遗问题有效解决。有效推进解决普宁广场、普宁商业街等历史遗留问题,稳妥处置悦府世家、珠宝城等问题楼盘。启动赤岗、大坝私人承包跨区供电区域接管工作。

05

这一年,我们顶住压力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疫情防控成绩斐然。坚决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线,压实“四方责任”,严格源头管控,做好人、物、环境同防,新冠疫苗接种超万剂次,免疫覆盖人群.74万人,全程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78.95%,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全年没有新增确诊病例。

各类风险稳控化解。稳妥有序处置各类金融风险,基本化解上市企业有关风险,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康美药业重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化险方案获省批准实施。

“平安普宁”加快推进。高质量完成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各项工作。加大各类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刑事、治安警情和刑事发案实现“双下降”;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取得新战果,侦破涉恶类犯罪案件宗,捣毁涉恶类普通犯罪团伙9个。

安全形势保持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大排查大整治,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06

这一年,我们凝聚合力办实事,民生福祉切实增进。

民生保障得到加强。全年民生支出89.0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66%。省、揭阳市和我市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个,开展服务群众活动多场次。高度重视“急难愁盼我来办”领导留言板留言办理,办结群众留言问题项,办结率90.72%;化解信访积案宗,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取得扎实成效。深入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办结劳资纠纷案件宗,结案率95%,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承办揭阳市第二届潮客厨艺大赛暨潮客文化交流活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人次,新增就业岗位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4%以内。

教育提质稳步推进。推动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和17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新(改、扩)建,完成84所民办幼儿园改制,新增公办学位06个。

医疗体系更趋完善。深化“医共体”改革,医院医院名单,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文体事业欣欣向荣。完成“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展陈提升改造,大型现代潮剧《大山里的国旗》成功首演,举办第四届轮滑公开赛等一系列体育活动。

07

这一年,我们保持定力肃风纪,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坚决。

组建经济稳增长“五个工作专班”,切实改进政府服务企业工作。坚持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逐步提高。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结市人大代表建议18件、市政协提案26件。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不断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干部作风明显改进,服务效能持续提升。全力支持各条战线工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武装、统计、审计、档案史志、妇女儿童、公益慈善、气象、供销、烟草、保险、通信等工作均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奋斗伴随艰辛,成绩充满汗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揭阳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干部群众、企事业单位、驻军官兵、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向关心支持普宁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

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优、项目储备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较慢,新兴产业规模小,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未形成规模;

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民计民生和城乡建设领域欠账较多;

信访维稳、生态保护、风险防范、“两违”整治、安全生产等任务艰巨;

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需加快提升。

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84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