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广东在行动——县(区)书记专访
多米长的溪边景观绿道上,旅人不时停下脚步留影水边美丽风景;旁边的古朴亭台里,老人带着孩童玩耍;宽阔的溪面上,一艘艘游船川流不息;远处茂盛婆娑的古榕树下,村民在那里休憩纳凉……这是普宁市南溪镇新溪村的一幕。
近年来,揭阳普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绿色”作为乡村发展的底色,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清淤改造,盘活边角地,优化人居环境,打造靓丽夜景,让新溪村等古村落成为远近群众打卡的网红胜地。
近日,揭阳普宁市委书记符贤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普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深挖本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把两大优势与旅游元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之充分“升华”,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优势,打造发展文旅产业,激活乡村产业生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造血机制,让老百姓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南方日报:以新溪村为例,普宁如何在不失乡愁的同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符贤:新溪村有以下几方面核心优势。首先,新溪村历史悠久,是保存完好的潮汕特色古村落,村中老寨是潮汕地区第一回形寨;其次,新溪村水系发达,自然水域3公里长,具有岭南水乡的美称;最后,新溪村人杰地灵,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普宁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以当地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内河治理、垃圾分类、雨污分流、厕所革命、生态宜居、水乡旅游等为主攻方向,立足广东省第六批古村落,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员干部带头、乡贤反哺家乡、群众积极参与,实现水乡古寨焕新颜”的新路子。
南方日报:您心中所认为的美丽乡村是什么样?普宁如何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美丽乡村之路?
符贤:我认为,美丽乡村应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组织坚强,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二是规划科学,因地制宜规划,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体现乡土味道;三是村容优美,村庄干净整洁、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四是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有效、社会文明和谐;五是产业兴旺,特色产业发展、农民生活富裕。
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应全力避免“千村一面”,要在尊重乡村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禀赋优势,让乡村形成自己特有的风貌,做到既有颜值又有根魂,既形成现代文明风尚,又延续文化血脉,让人们重拾记忆中的乡愁。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能让更多百姓得到实惠?
符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精品路线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满足当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带动村民致富,让村民成为真正的受益主体。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抓好民生就业。通过实施技能创未来的行动计划,把我们的青少年培养成才;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别是要发动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激活乡村产业生命力。
二是抓好环境整治。历来农村基础设施是短板、是弱项,我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要落实好国家政策层面资金支持,又要发动乡贤反哺和老百姓投资,还要做好基层政府计划安排,积极争取企业的帮助,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抓好社会治理。要让老百姓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政策,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抓好农村的三资平台建设,让老百姓在社会管理当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线走访
昔日溪浑地荒如今梦里水乡
深秋时节,揭阳普宁市南溪镇新溪村依然处处绿意盎然,莺飞草长。向村中走去,可以看到妇女们在河边洗衣,小孩在钓鱼摸虾,还有农民牵着水牛在溪水里“泡澡”,溪河上一艘艘乌篷船载着游客在拱桥下穿梭,欢声笑语随着船后的涟漪在两岸间回荡。
谁能想到,这个美如画卷的岭南水乡,仅仅4年前却是溪水浑浊、村容破旧。
63岁的村民张锐锋常年在外居住,他对家乡的变化也有着强烈的对比感:“比如日月亭,以前就是溪边的一片荒地,堆满建筑垃圾和杂物,现在荒地变成绿地,日月亭屹立中央,雄伟气派,还有一条栈道从水杉林中穿过。”
近年来,为改变脏乱差的环境,新溪村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和美丽水乡建设,一方面以治水作为突破口,完成溪河清淤3公里,另一方面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文化活动广场等。而村容村貌的改善,也为新溪村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溪村村委会主任张惠潮介绍说,新溪村深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梦里水乡”,走出一条独具新溪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南方日报记者韩安东唐楚生林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