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为何把行宫建在哪就把庙宇修到哪里

前不久,滦平县作协的作家们在滦平小营的戏楼胡同采风时,发现两只石狮和两只龟趺四件文物遗存,据说是小营行宫附近静妙寺、星龛岩寺的附属设施,建于康熙四十三年,是滦平原有六座敕建寺庙中的两座。

这让笔者想到,在承德境内的各处大清行宫,都是建有庙宇的。比较著名的有,在喀喇河屯行宫建有康熙赦建穹览寺、慈云大士阁等寺庙;隆化张三营行宫附近的万寿寺等寺庙。

大清朝自把承德热河上营选择为京师陪都——夏宫“避暑山庄”的建设之地后,首先在承德避暑山庄内兴建各种寺庙18座,然后在山庄外兴建庙宇12座(后称外八庙,原因再另叙)。

由于皇家率先垂范和积极倡导,在承德市区建各类寺庙座;在丰宁县内名山大川就大修寺庙47座,其中喇嘛庙10座。隆化县是从丰宁分化出来的县,在康熙四年(年)才建一座庙,即台吉营普宁寺,到了清末寺庙已经达到58座。大清在承德县建有寺庙座;在平泉县建有寺庙座,其中喇嘛庙26座;在宽城(从平泉、青龙县分出来的县)建有寺庙6座。在围场、滦平、兴隆等地都建有大大小小众多的庙宇。可以说,清朝年间,修庙范围之广,数量之多,超过历代封建王朝。

不仅仅在承德,大清朝在京师(北京),在全国各地,建设了众多的庙宇,这是什么原因呢?

康熙年间,有大臣请求康熙皇帝修筑部分残损长城以防边外夷敌来袭,康熙帝玄烨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乎?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法养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详见《清圣祖实录》)

可见,那时的康熙大帝心里就认为依靠长城不能守护住国家的安危与抵挡住外族的入侵,在其心里已经有了建国策略,就是“文治”“帝王立政之要必本经学”“以教治心”“修好一座庙,胜养十万兵”。

大清皇家率先垂范兴建满汉蒙维吾尔等多民族风俗习惯的寺庙,还提倡民间大建各类寺庙。承德文庙在建筑规模上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比北京文庙还大。在一些喇嘛庙里,还允许喇嘛在里面生活,如在承德普宁寺和普佑寺就有喇嘛名;在丰宁白塔北观音寺,驻寺喇嘛达到60余名;在平泉建有喇嘛庙26座,其中22座庙中有喇嘛名,其中一座庙中的喇嘛多达50人。大清皇家对喇嘛授予各种尊贵的名号、职衔、特权,并鼓励喇嘛们散布忠君行善、安贫认命的思想,泯灭僧俗各界对清廷和蒙古藏族王公的反抗情绪。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制造自己是佛菩萨转世之说。为了这一点,乾隆把殊像寺变为自己的家庙,主尊文殊菩萨,标榜自己是文殊菩萨转世,并在永佑寺碑文中写上其祖父康熙帝是“无量寿佛示观”。

乾隆此举是为了自己的统治绕上一圈神圣的灵光,实现神佛合一。同时,让汉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回族等各个民族对大清朝的崇敬和信奉达到“沦及骨髓”的程度。

总之,清朝皇帝倡导修庙求神,包括乾隆皇帝制造自己是佛菩萨转世之说,慈禧自称老佛爷,都是用神学来解释历史。到今天,倡导民族联合与团结,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注重伦理道德建设,依然是民族团结之精神的延续与发展。

本文由作者紫塞名篇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66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