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他将亿无偿捐国家,死后李嘉诚亲自为他扶棺,儿子至今开出租为生。
前言
北宋著名的爱国文学家范仲淹曾经在其名作《岳阳楼记》中这样说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诚然,一个真正爱国的人不论处在怎样的地位都应该尽其所能,在有限的生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为国家做出贡献。今天我们所要讲述的故事主人公就是一位在商场上,靠自己的打拼最终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商人。
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历史上的很长时间里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在汉唐时期甚至直到明代中后期都还处于世界前列,但是在晚清时期,在中国日趋严酷的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下,我国的经济严重滞后,恰在那个时候,西方国家的钢铁舰队靠着先进的武器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从此大量的外国资本涌入,而我国原有的封建小农经济则就此全面瓦解。
庄世平老先生
为了能够拯救自己的国家,一些爱国人士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于是在这种口号的号召下,在中国的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了大量的民族企业。
这一时期,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清末状元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是我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不仅如此,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他还创办了上海海洋大学,是我国亟待著名的民族企业家、爱国的政治家、教育家。除了张謇之外,荣宗敬和荣德生这对兄弟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企业家。其中荣宗敬早年曾经经营过钱庄,但是在近代国家危难的时刻,这两兄弟并没有像一般的商人那样只注重追逐利益,而是在年共同创办了保兴面粉厂、福兴面粉公司、新纺织厂等等近代的民族企业,这些企业虽然都是轻工业,但是在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正是这些民族企业家的坚持,才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为中国的民族企业打下了基础。
庄世平老先生
除了这些近代的著名企业家外,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有一大批爱国的企业家涌现出来,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主人公庄世平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企业家。
他生于民国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手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而为了帮助国家建设,他却将亿财产全部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没有给他的后人留下一分钱,他的后代至今竟要靠开出租为生,那么这样的爱国企业家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下面就让笔者为大家细细道来。
庄世平,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市果陇村,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民族企业家。庄老先生出生在一个富庶的家庭,幼年时生活十分安逸,因此庄世平可以轻松地享受到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十分优秀。在年到年这段时间,庄世平来到了北京中国大学经济系学习,在这里他学习到了丰富的经济学基础,并为他今后建立企业打下了基础。
李嘉诚与庄世平早年的合影
当时中国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日本已经占据中国东北,并且对于北平虎视眈眈,于是和大量的爱国学生一样,庄世平也经常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期间他参与组织了多次向战斗前线运输物资的工作,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后来,日本侵略这最终被击败,新中国也终于建立了起来,中国人终于翻身做了主人,不过此时的中国却是百废待兴,国家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此时的庄世平敏锐地意识到,未来的中国将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国内建设,因此他向友人借了一万美元,在年在香港建立起了南洋商业银行。并且在香港的办公大楼前升起了五星红旗。
李嘉诚为庄世平扶棺
此后,靠着正确的经营,庄世平的南洋银行很快就发展成为了拥有50多家分行,多名员工,总资产达到亿港元的商业帝国。不过富起来的庄世平并没有忘记养育他的祖国,在改革开放时,他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之中,还投资建立了汕头大学,除此之外,庄世平还号召海内外侨胞先后投资建立了潮汕体育馆、普宁华侨中学、医院等项目。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庄世平的身体也逐渐难以支撑,最终在年庄老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7岁。在他去世后,因为杰出贡献他享受了国葬的待遇,香港各界人士都现身追悼现场表达了自己的悲痛,香港的首富李嘉诚甚至亲自为他扶棺,以表达对这位前辈的尊敬。
庄世平先生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结语
在庄世平去世前,他留下遗言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分钱,而是将亿资本全部捐献给了国家,其中也包括了他的银行股份,而他其中的一个儿子至今仍以开出租车为生,庄老先生的爱国精神了令我们肃然起敬,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与尊敬。
参考资料:
范仲淹:《岳阳楼记》
和讯人物:《庄世平》